
配资平台有哪些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,47岁时与29岁女军医结婚,二人儿子现在怎样?_陈由伟_研究_华罗庚
发布日期:2025-07-02 21:51 点击次数:117
一国的历史与一人的人生,往往交织在漫长的时光中,犹如璀璨星辰在宇宙中闪耀。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些“星星”的故事,不妨点个关注配资平台有哪些,一起探索更多~
——“妈妈,我想转学数学。”
——“……行吧。”
这是数学硕士陈由伟在早年赴加拿大求学时,与母亲的一次电话交流。值得一提的是,陈由伟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儿子。
陈景润在许多人心目中是个极为古怪、孤僻的人,谁也没想到,这位一生与数字打交道的数学家,竟会在47岁那年与一位29岁的女军医结婚,并有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。
展开剩余86%从陈景润的一生来看,很多人或许会觉得他的生活异常枯燥。毕竟,与大众不同,他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一个看似无尽的数学课题中——证明一个数学定理。这样的生活,除了对数学的热爱,几乎没有太多外界的色彩。
陈景润出生于1933年,那个年代正是风云变幻的动荡时期。生于乱世的他,对知识和学习有着强烈的渴望,尤其在各学科中,他最钟情的是数学。1948年,陈景润考入了福州的英华中学,也正是在这里,他第一次接触到了“哥德巴赫猜想”。当时,他的数学启蒙老师沈元是清华大学航空系的主任,而沈元自己当时并未意识到,他的课堂内容将深深影响一个未来的数学巨匠。
陈景润深受“哥德巴赫猜想”的启发,开始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,并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未来献给这一领域。两年后,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。若说沈元是陈景润的数学思想启蒙导师,那么厦门大学的李文清教授,便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。在李文清教授的鼓励与支持下,陈景润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要从事数学研究的决心。
1953年秋天,正值陈景润大三学年时,国家急需人才,陈景润便提前从大学毕业,进入北京四中担任数学教师。然而,他内向、木讷的性格,并不适合教师这一职业。与此同时,由于身体状况不佳,陈景润在四中任教的一年中,六次住院,经历了三次手术。1954年冬天,因身体原因,他被迫停职,回家养病。但很快,厦门大学将他重新聘用,担任资料员一职,这个岗位给了他充足的时间专心于数学研究。
此时,陈景润在医院期间,继续着他对数学的钻研,他拿起华罗庚关于素数理论的研究资料,开始继续研究,并很快写出了名为《塔里问题》的论文。这篇论文通过改进华罗庚的素数理论,得到了华罗庚的高度评价,陈景润也因此进入了华罗庚主持的“哥德巴赫猜想”数论讨论班。经过几年的积累,陈景润终于在1965年取得了突破。
1965年,陈景润的论文《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的乘积之和》在《科学通报》第17期发布,引起了数学界的轰动。这篇论文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接近证明“哥德巴赫猜想”的成果,尤其在“1 2”这一难题上,陈景润打破了数学界长期认为的数理极限。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证明,陈景润依旧潜心工作,直到1972年,他终于完成了“1 2”的最终证明。
随着陈景润数学成果的不断深入,他的名字开始在国内外数学界传开。1978年1月,《人民文学》杂志刊载了徐迟的《哥德巴赫猜想》,让陈景润的成就被更多人认识。此后,《人民日报》和《光明日报》也破例转载了这一文章,陈景润迅速成为全国知名人物。此时,他见到了邓小平。邓小平关心他的身体状况,并安排他住进了北京解放军309医院高干病房治疗。在医院,陈景润不仅找到了专业的医疗帮助,也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——由昆。
由昆是武汉军区调派来的女军医,年仅27岁,刚刚来到309医院工作。尽管由昆在同事们的陪伴下偶尔去看陈景润,但每次两人对视时,彼此眼中都会闪烁出一种特别的光芒,仿佛冥冥中注定,这便是自己要共度余生的人。
陈景润,虽然一生专注于数学,但在面对由昆时,竟然从未有过如此激烈的情感波动。随着两人逐渐相识,陈景润开始渴望与由昆在一起。他勇敢地打探由昆是否有追求者,慢慢开始了他们的恋情。在组织的支持下,这对相差18岁的情侣,于1980年步入婚姻殿堂。1981年,他们迎来了自己的儿子,命名为“陈由伟”。
然而,幸福的家庭生活并未持续太久。1984年,陈景润被诊断出患有“帕金森氏综合症”,从此,他的身体每况愈下。尽管如此,陈景润依然没有放弃数学的研究。即便他已经无法清晰地说话,甚至无法握住笔,他依旧坚持在医院里进行着不懈的探索。
1996年3月19日,陈景润因病去世,享年63岁。临终时,他依然没能完成他最为关心的数学问题——证明“1 1”。留下遗憾的他将儿子交给了由昆抚养。陈由伟的成长,充满了复杂的情感:他聪明、乖巧,但在别人希望他继承父亲遗志时,他总会表现出一丝反叛。
为了避免成为如父亲一样的数学家,也为了避免步母亲的后尘成为医生,陈由伟选择了前往加拿大留学,攻读商科。在加拿大,没人知道他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儿子,他终于可以过上不被人催促继承父业的生活。但每当他解答商业数学问题时,他不禁思索,父亲当年是否也在纸上勾画着数学公式,埋头解决着一个又一个难题。渐渐地,陈由伟发现自己对数学的兴趣与天赋远远超越了对商业的喜好。
于是,他做出了一个决定——打电话给远在国内的母亲,告诉她自己要转学学数学。虽然这个决定在当时似乎不合常理,但母亲最终还是同意了。于是,陈由伟开始专心学数学,尽管面对着巨大的学术挑战,他依然决定通过不断练习和努力,逐步追上了数学专业的进度。他成功完成了数学硕士学位,但当他试图继续攻读博士时,却发现自己无力继续深造。回到祖国后,陈由伟没有继续从事数学工作,而是投身于医疗事业,开办了自己的医疗公司。
这便是陈景润与由昆的儿子,从坚持转学数学到回国投身医疗行业的故事。透过他的经历配资平台有哪些,我们似乎能更加深刻地理解“生命的传承”这一深刻的主题……
发布于:天津市